联华证券线上
去湛江一定要做的事情,除了吃海鲜还有什么?
刚刚结束候鸟观测的李少琼老师,带我们来到了麻章区金牛岛。
坐上游船,水波荡漾开来,她笑着指指前面。
开始了这次湛江之旅最“绿”的行程——红树林。
↓点击视频,一起深~呼~吸~↓
李少琼是湛江霞山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组组长,也是湛江市爱鸟协会的讲师。
这些年,她带领着很多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走进红树林,进行生态科普。
刚开始,她希望将同学们的课堂与自然生态实际相结合。
“湛江这么美,在生态保护上究竟做了哪些努力?”
她想去看真正从事自然保护的这一群人,是如何去保护湛江,保护大自然的。
渐渐地,她发现,如何为更多的人种下爱护自然的种子,是当务之急。
作为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,湛江拥有全国面积最大、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根据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:
湛江有红树林面积6687.43公顷,占全国的22.1%,占全省的58.4%。
各县(市、区)都有红树林分布,在全省乃至全国红树林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。
红树林,是鸟类迁徙过程中的重要栖息地。
李少琼边走边分享:湛江红树林最大的片区,就在麻章区高桥镇的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“红树林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,是我们重要的海岸卫士。”
大海浩瀚,有温和的浪花,亦有凶猛的波涛。
红树林与海洋,共融共生。
它是长在潮间带的植物,伴随着海水的潮涨潮落而生长。
风平浪静时,岁月静好;
风暴来袭时,坚韧勇敢,抵御风浪。
在做导赏时,李少琼会让孩子们去看红树林在水中强壮的根系。
“湛江人有着什么样的精神,我们就会说他有着红树林一般的精神,生命力非常的顽强。”
当环境不如人意,当困难如风暴般来临。
如何能够扎根,要有什么样的生存智慧,这正是红树林教给湛江人民的生活法则。
只是,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。
如今,红树林濒临险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。
在2023年的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上,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,过去40年间因人类活动和自然萎缩,全球超过20%的红树林已经消退。
好在,2012年以来,湛江就已经开始行动。
扩充护林员队伍、清理违建设施、清除互花米草等入侵物种、结合“种养耦合”方式实施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、引入GIS+无人机+高分卫星影像智慧监管技术等科技手段提升保护的精准性等等。
2023年以来,湛江已完成红树林造林747公顷,完成红树林修复510公顷,出台了《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》,印发实施《湛江市建设“红树林之城”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,将“湛江红树林”打造成绿美广东新亮点。
更重要的,是提升了所有人的环境保护意识。
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在湛江红树林安家,生物多样性的美好得以显现。
保护区的鸟类种类从2002年的194种增加到2023年的312种,勺嘴鹬、东方白鹳、黑脸琵鹭等全球珍稀水禽吸引不少爱鸟人士流连忘返。
是的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参与了进来,他们也正在影响更多的人。
让我们,像保护眼睛一样,守护好红树林。
出品:
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
共青团湛江市委员会
特别鸣谢:
湛江市爱鸟协会
制作:那一座城
编辑:卫
广东共青团“生生不息”系列原创专栏
带你看遍广东每座城的千百面
↓ 欢迎点击订阅 ↓
联华证券线上